讀經筆記|《出埃及記》第三十七章

 《出埃及記》第三十七章詳細記錄比撒列依照神的指示,親手製作會幕中最神聖的器物:約櫃、施恩座、金燈臺、陳設餅的桌子和香壇。這些器具都放置在會幕的聖所與至聖所中,是敬拜系統的核心。全章雖偏重工藝細節,卻蘊藏深刻屬靈意義,顯出神的臨在、引導、光照與供應。以下分三段探討。

    一、約櫃與施恩座:神同在與赦罪的中心(出37:1–9)

    比撒列用皂莢木製造約櫃,外包精金(v.1–2),上有金牙邊、四個金環與兩根槓為抬櫃之用(v.3–5)。約櫃上安設施恩座,由純金打造,兩端各有一個基路伯,面對施恩座,翅膀遮掩其上(v.6–9)。

    屬靈意義:約櫃象徵神的同在與祂在祂子民中的居所(參民10:33;書3:3);約櫃內存法版,表示神的話語是百姓信仰的根基;施恩座位於櫃上,是贖罪日大祭司灑血的地方,象徵人在神面前蒙恩的唯一途徑是透過流血代贖(來9:5);基路伯的姿勢象徵敬畏與看守,提醒人:進入神同在須經聖潔與遮蓋。

    今日信徒雖不再以實體約櫃敬拜神,但我們在基督裡蒙召坦然進入至聖所(來10:19–22)。祂自己成了我們的施恩座與中保,使我們能親近神。

    二、陳設餅桌與金燈臺:神的供應與光照(出37:10–24)

    比撒列又照指示造桌子,用皂莢木包金,有金牙邊與金環,可插槓抬運(v.10–16)。桌上擺設陳設餅,為以色列十二支派所獻,象徵神不斷供應與同在的記號(參利24:5–9)。接著他打造金燈臺,用精金打造主幹與六個枝子(v.17–24),枝上各有杯、球、花。整座燈臺為「一塊金子錘出來的」,無拼接。

    屬靈意義:陳設餅象徵神不斷的同在與生命供應,每週更換,提醒人要與神保持不間斷的關係;金燈臺是聖所唯一光源,象徵神的光照、啟示與指引;燈臺形制獨特,為一整塊金錘出,象徵事奉與見證的合一與純全。

    這預表新約教會與基督徒的身分:我們是「世上的光」(太5:14),要為主作見證;基督是「生命的糧」、「世界的光」,我們在祂裡面得著供應與方向(約6:35;8:12);服事神的人當如燈臺一樣,不靠自己的亮度,而靠神的油(聖靈)點燃,常常潔淨自己,使光長明(參亞4:1–6)。

    三、香壇的製作:敬拜與禱告的馨香(出37:25–29)

    香壇同樣用皂莢木製造,包上精金,有金牙邊與金環,為抬壇而設(v.25–28)。此壇安置於至聖所前,用於焚燒馨香之香(參出30:1–10)。最後,比撒列調製聖膏油與香料,作為敬拜專用(v.29)。

    屬靈意義:香壇代表信徒的禱告與敬拜,是與神交通的重要象徵;膏油與香的製作為專屬聖所用途,強調神所悅納的敬拜須是分別為聖、獨獻於祂的;膏油也象徵聖靈的膏抹與能力,使人有分於事奉的恩膏與分別。

    新約教會的祭司職份中,信徒的禱告與敬拜是靈裡的馨香之祭(啟5:8)。我們不獻香火,卻要獻上真誠的讚美與代求,使教會如香壇常有敬拜上升。

    《出埃及記》第三十七章看似技術性的工匠紀錄,實則充滿屬靈深意。所有器物——從約櫃到香壇——都不是為裝飾,而是為敬拜、為神的同在與百姓的生命交通而設。全章顯明:敬拜的核心是神的同在,而不是形式與物件;會幕的器具不僅各有功能,更合成一體,共同成就敬拜的全貌;神所吩咐的,工匠忠實照作;神所啟示的,百姓甘心順服,這正是屬靈建造的基本原則。

    願我們今日也成為這樣的建造者——以神為中心,以啟示為根據,以順服為行動,以敬拜為目標,在生活中實踐屬靈真理,成為榮耀神的器皿。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在平凡中遇見神——讀《勞倫斯屬靈格言》的靈命反思

曠野活泉|《Killing Jesus》(2015):人性的救主與歷史的十字路口

信仰影視|《戰爭房間》觀後省思:關於禱告與屬靈爭戰的省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