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經筆記|《出埃及記》第一章

《出埃及記》是神救贖其百姓出奴役之地、建立聖約之民的重要篇章。第一章承接《創世記》的尾聲,描繪以色列人在埃及由尊榮走入苦難的過程。這不僅是民族興起前的黑暗背景,更揭示神如何在壓迫中工作,預備拯救的時機。信徒從這章當看見:即使環境變遷、權勢更替,神的應許不變,祂的百姓不會被遺忘,祂的作為正默然進行。 一、神的應許仍然有效(出1:1–7) 經文一開始重申雅各後裔來到埃及的背景,並點名十二個支派的始祖(出1:1–5),顯出這不是模糊的歷史片段,而是有根有據的神的家譜。儘管約瑟與那一代人已過世(出1:6),但「以色列人生養眾多,並且繁茂、極其強盛,滿了那地」(出1:7),正應驗了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(參創15:5;17:6)。 屬靈反思是:人的生命有限,神的應許卻長存。即使我們看不見應許的立即實現,神依然在成就祂所說的話。今日信徒若陷入「沉默時期」,當記得:神的應許不是短暫的安慰,而是歷世歷代堅立的真實。 二、仇敵興起,屬神百姓受逼迫(出1:8–14) 「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」(出1:8)成為轉折點。新的政權不顧歷史恩情,只看以色列人數繁多而起疑忌,進而採取策略:「用巧計待他們」(出1:10),設苦工使他們受壓、建造積貨城以服事埃及人(出1:11–14)。 這段歷史提醒信徒:世界不一定記得神子民的貢獻,權勢更替之際,敬畏神的人常會成為被排擠與攻擊的對象。這並非神遺忘,而是歷世以來屬靈爭戰的一部分。 屬靈反思是:當信徒在職場、社會或文化中被邊緣化,不可驚訝。這世界不認識約瑟,更不會認同神的價值。然而正如當年的以色列人,我們不是憑環境活著,而是憑著那位掌權不變的神。真正的自由不是沒有苦難,而是在苦難中仍知道「神與我們同在」。 三、逼迫中仍然增多(出1:12) 「只是越發苦害他們,他們越發多起來、越發蔓延。」(出1:12)這是一節極具屬靈意涵的經文。埃及人的壓迫,反成為神子民增長與堅固的溫床。這不是人口統計的巧合,而是神主權的作為。 這一原則在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