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經筆記|《出埃及記》第十三章
《出埃及記》第十三章是以色列人出埃及旅程的關鍵轉折,記錄神吩咐以色列人分別為聖長子、守無酵節,並以雲柱火柱引導他們啟程前往應許之地。這章節不僅回顧神的大能拯救,也預備百姓進入屬靈操練的歷程。本文將從三個層面,探討本章所彰顯的屬靈意義。
一、以分別為聖記念神的救贖(出13:1–16)
神吩咐摩西說:「以色列中凡頭生的,無論是人是牲畜,都是我的,要分別為聖歸我。」(出13:2)這是對前一章十災中「擊殺埃及所有頭生的」的延續(參出12:29),強調神拯救的主權與代價。
以色列人的長子未被滅命,乃因羔羊的血遮蓋(參出12:13),如今神要他們以實際行動獻上長子作記念(出13:12–13)。這不只是儀式,更是一種屬靈操練——將生命最初、最貴重的,歸給神。
同樣,信徒今日若真記念主耶穌的救贖,也當在生活中實踐「將身體獻上,當作活祭,是聖潔的,是神所喜悅的」(羅12:1)。屬神的子民不應僅停留在蒙恩的感動,更要進一步進入獻上的行動。
二、以無酵節持守聖潔之道(出13:3–10)
神再三囑咐百姓守無酵節,並說:「七日要喫無酵餅,第七日要向耶和華守節。」(出13:6)酵在聖經中常象徵罪與敗壞(參林前5:7–8),神要百姓離開埃及之後,立即學習過分別為聖的生活。
出埃及不只是物理的出走,更是心靈與價值的轉向。無酵節的設立提醒百姓:脫離為奴之地後,須除去屬世界的影響,進入分別為聖的旅程。神更命令他們「年年守這例」,作為世代傳承的屬靈記號(出13:10)。
對今日信徒而言,信主得救只是起點,脫離罪與世界的生活方式,才是真正的出埃及。唯有不斷除酵,才能在屬靈道路上持守清潔,蒙神悅納。
三、以神同在走前方之路(出13:17–22)
當法老終於放以色列人離去,神沒有帶領他們走最短的路徑(非利士地的道路),「因為神說:恐怕百姓遇見打仗後會後悔,就回埃及去」(出13:17)。這顯示神不僅引導行程,更按著人性軟弱設計步驟。
神又親自用雲柱、火柱引導百姓(出13:21–22),日夜不離。他們不是靠自己的智慧、經驗前行,而是全然仰賴神的同在與指引。
這對信徒極具提醒:神的帶領往往不是最快的路,卻是最穩妥的路。祂知道我們的本體,也看見前方一切隱藏的挑戰。人生的曠野不免有疑惑與繞路,但若有神同在,我們便不至動搖。
《出埃及記》第十三章不僅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的第一步,更是屬靈操練的起點。從分別長子、守無酵節,到跟隨神的引導,處處彰顯神的慈愛、智慧與主權。
甚願我們也效法以色列人,將屬於神的歸給神,持守聖潔,並在曠野中信靠那位日夜與我們同行的主。即使路途繞行,祂仍是我們腳前的燈、路上的光。讓我們存敬畏的心,走向神所應許的豐盛之地,活出真正屬祂的生命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