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經筆記|《出埃及記》第十四章
《出埃及記》第十四章記錄神帶領以色列人經歷紅海的神蹟性拯救。當法老悔意發兵追趕,以色列人陷入看似進退無路的困境,神卻在絕境中開出道路,顯明祂的榮耀與大能。本章不僅是歷史中的神蹟,更揭示信仰路上關鍵的屬靈原則。本文將從三個層面探討其屬靈意義。
一、困境中顯明神的旨意(出14:1–14)
神吩咐摩西引導百姓轉回,安營在巴哈希錄對面靠近海邊(出14:2),表面看來像是走入死胡同,實則是神的戰略安排。祂說:「我要使法老的心剛硬,他要追趕他們,我卻要在法老和他的全軍身上得榮耀。」(出14:4)
這段經文提醒信徒:有時候神刻意容許我們進入困境,並非祂失算,而是為要顯明祂的主權與榮耀。以色列人看見埃及軍隊逼近便懼怕,向摩西抱怨(出14:10–12),但摩西宣告:「不要懼怕,只管站住,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。」(出14:13)
這教導我們:信心的考驗,常發生在看似絕望之時。神未曾允諾道路平坦,卻應許祂同在,且祂的旨意高過人的眼光與理解。
二、順服行動帶來超自然突破(出14:15–22)
神對摩西說:「你為何向我哀求?你吩咐以色列人往前走。」(出14:15)這句話指出一個屬靈關鍵:在神話語已明確啟示時,信心不該停留在禱告,而應化為具體行動。
摩西順服神的命令,伸杖向海,耶和華便用大東風使海水分開(出14:21),使以色列人走乾地過海。這不只是自然界的異象,更是神在人順服中施展能力的記號。
信徒常在困境中徘徊,不是因為缺乏神的同在,而是停在遲疑中。當神已經吩咐「往前走」,就不當再定睛在環境,而要舉目仰望,勇敢邁步。突破往往隨順服而來,神蹟不是用來觀望,而是用信心迎向。
三、神得榮耀,仇敵被毀滅(出14:23–31)
當埃及軍隊窮追以色列人進入海中,神使車輪脫落、行走困難(出14:25),並吩咐摩西伸杖,使海水復原,淹沒敵軍。最終「連一個也沒有剩下」(出14:28)。
這段不僅記錄神對敵人的審判,更彰顯祂如何為祂的子民施行拯救,使祂的名得榮耀。經文說:「當日耶和華這樣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的手。」(出14:30)這是神作為拯救者最直接、最具體的顯明。
對信徒而言,紅海不是終點,而是神能力的舞台。仇敵可能狂妄追趕,但神的手能一夜翻轉局勢,使危機成為見證的開始。我們要記住:「以色列人看見耶和華向埃及人所行的大事,就敬畏耶和華,又信服他和他的僕人摩西。」(出14:31)
《出埃及記》第十四章不只是以色列人歷史中的拯救記錄,更是信徒屬靈旅程的寫照。在困境中信靠神,在順服中看見神蹟,在得勝中將榮耀歸給神。
願我們在面對人生紅海時,不是驚惶退縮,而是站穩立場,仰望耶和華的救恩。神能使絕路成為通路,使水域成為乾地,使追兵成為過去。讓我們持守信心,邁出信心的腳步,因那為我們開路的主,從未失誤,也永不失信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