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經筆記|《路加福音》第十二章
在面對逼迫、財富誘惑、生命不確定的現實中,耶穌以清晰堅定的語調,教導門徒如何活在神面前。他不是要人逃避世界,而是要人在世界中活出天國子民的樣式,常存敬畏神的心,忠於所託,並為主的再來儆醒預備。
一、信仰生活從內心的誠實開始(路12:1–3)
耶穌對門徒說:「你們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酵,就是假冒為善。」(12:1)信仰若只停留在外表的敬虔,終將被揭露;因「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,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。」(12:2)
這是一記屬靈的警鐘:信仰不能是舞台上的表演,而是內心真實的敬畏與信靠。人在暗中怎樣對神,才是真正的屬靈生命。主所看重的,是「誠實的心」與「無偽的信」。
二、敬畏神,勝過懼怕人(路12:4–12)
耶穌提醒門徒:「不要怕那殺身體、以後不能作什麼的;要怕那殺了以後,又有權柄丟在地獄裡的。」(12:4–5)這裡不是激起恐慌,而是轉換我們的焦點──在人前的壓力,不能凌駕於對神的敬畏。
然而,主也安慰說:「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!」(12:7)敬畏神的人,是神所看顧、聖靈所引導的(12:11–12)。這段經文揭示了信仰的張力與保障:既要清醒地知道神的公義審判,也要深信祂慈愛的眷顧。
屬靈提醒:在信仰考驗中,我們是怕人多於怕神,還是敢於在眾人面前認主?是否堅信自己是神眼中的寶貴,願意為祂作見證?
三、富足與生命:財寶無法保障永生(路12:13–21)
有人求耶穌分家產,耶穌藉此講了「無知財主」的比喻,指出那人積蓄很多,卻不知當夜就要去世(12:20)。主嚴正指出:「凡為自己積財,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,也是這樣。」(12:21)
神不是反對人工作、儲蓄,而是警戒人不要把生命的安全感建立在財富之上。屬神的人要追求「在神面前富足」──即敬虔的品格、對神的信靠,以及對人慷慨的愛。
四、信靠與無憂:天父知道你們所需(路12:22–34)
接著,耶穌鼓勵門徒不要憂慮飲食衣著,因為天父供養麻雀,裝飾百合花,也必看顧屬祂的人(12:24–28)。祂說:「你們不用懼怕,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。」(12:32)
更進一步,祂吩咐門徒:「要把財寶積儹在天上……因為你們的財寶在哪裡,你們的心也在那裡。」(12:33–34)這段教導將信仰的本質再一次提升:信靠神的人,是輕看地上的短暫,把眼目定睛於永恆。
五、警醒事奉:忠心僕人的獎賞與責任(路12:35–48)
耶穌用比喻說:「你們腰裡要束上帶,燈也要點著。」(12:35)這是警醒與預備的姿態。主的再來不可預測,正如賊夜間來到(12:39),所以僕人要隨時忠心事奉。
祂特別強調:「多給誰,就向誰多取;多託誰,就向誰多要。」(12:48)領受多恩典者,責任也越重。這不只是對牧者或領袖說的,也是對每個蒙召的信徒說的──你怎樣使用神所交付的時間、恩賜與資源,將來都要交帳。
屬靈提醒:我們是否預備好主的再來?是否每日忠心於主所託付的角色?不論我們是父母、學生、員工、長執,只要有主的使命,就當警醒忠誠地去完成。
六、認清時代,悔改向神(路12:49–59)
耶穌最後指出,祂來是要「把火丟在地上」(12:49),要引發分裂──家庭中的人會因信仰而對立。這不是主的本意,而是因真理引發的分別。
祂呼籲人要分辨時勢,不要只看天象,卻不明白屬靈的光景(12:56)。祂用「和告你的人在路上要趕緊和解」的比喻,敦促人趁著還有機會,趕快悔改歸向神,免得審判臨到(12:58–59)。
活在敬畏與信靠中,警醒迎見主
本章貫穿一條主線:敬畏神的生活,是一種內在誠實、外在忠心,且常存警醒與盼望的生命。信徒不應只為今生而活,更要把握當下,預備永恆。
我們若敬畏神,就不怕人;我們若信靠父神,就不憂慮明日;我們若忠心警醒,就不會在主來的日子羞愧躲避。願我們活得真誠、警醒、慷慨,因為主說:「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。」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