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經筆記|《馬太福音》第十九章

    本章延續天國倫理的教導,焦點從群體生活擴展至個人對婚姻、財富與跟隨基督的態度。耶穌透過對法利賽人的回答、對富有少年的教導與對門徒的應許,指出進入天國的關鍵不在於表面虔誠或財富地位,而在於是否願意捨己、持守真理與全心跟隨主。

    一、婚姻的設立與神的心意(太19:1–12)

    法利賽人試探耶穌問可否隨意休妻(太19:3),耶穌引用創世記回應:「起初造人的,是造男造女…二人成為一體…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。」(太19:4–6)指出婚姻是神所設立的神聖盟約,不容人任意拆毀。

     耶穌指出摩西准人休妻,是因人心剛硬,但起初並非如此(太19:8)。這提醒信徒,婚姻不應順從世俗文化或個人私欲,而應回歸神原初創造的心意,以忠誠、委身與敬畏神的態度面對婚姻生活。

    面對門徒對婚姻嚴格要求的驚訝(太19:10),耶穌提到有人成為「自閹者」,是為天國的緣故(太19:12),指出有些人為了專心事奉神,甘願放棄婚姻的選擇。這不是對婚姻的否定,而是對天國價值的極致擺上。

    二、孩子的祝福與天國的門檻(太19:13–15) 

    有人帶小孩子來見耶穌求祂按手祝福,門徒卻斥責他們(太19:13)。耶穌卻說:「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,不要禁止他們,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。」(太19:14)

    這一段再一次呼應第十八章對「小子」的重視。孩子象徵著單純、信靠與敞開的心——這正是進入天國所必須具備的生命態度。耶穌不但接納,更賜福給這些孩子,顯出天國不排拒微小者,反而以他們為典範。

    三、富有少年的追問與耶穌的挑戰(太19:16–26)

    一位少年人問耶穌:「我該做甚麼善事,才能得永生?」(太19:16)耶穌先引導他回顧律法,少年人自認已遵行,耶穌便說:「你若願意作完全人,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…你還要來跟從我。」(太19:21)

    少年人因財富甚多,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(太19:22)。耶穌接著對門徒說:「財主進天國是難的…駱駝穿過針的眼,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!」(太19:23–24)

    這段教導深刻揭示人對財富的依附與天國之間的張力。財富本身並非惡,但若成為人的依靠與偶像,就難以全心跟隨主。耶穌並非要求每個人都變賣一切,而是挑戰人心中那不可放下之物,是否願意為神讓出首位。

    四、捨己跟隨的應許與反轉(太19:27–30)

   彼得問:「我們已經撇下所有跟從你,將來我們要得什麼呢?」(太19:27)耶穌應許,在復興的時候,門徒要與祂一同坐在寶座上審判以色列支派(太19:28),又說:「凡為我名撇下房屋、兄弟…必要得著百倍,並且承受永生。」(太19:29)

    最後一句話尤為關鍵:「然而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,在後的將要在前。」(太19:30)這提醒信徒:在神的國度中,世俗的順序將被翻轉。不是外表的地位或奉獻多少決定天國的價值,而是是否出於愛主的心與信實的尾聲。

    《馬太福音》第十九章深化了門徒生命的呼召:在婚姻中持守神的設計,在財富面前選擇神的國,在門徒道路上勇於捨己。這不只是倫理教導,更是心靈深處的操練與更新。耶穌向我們發出挑戰:你願意放下自我、信靠神、走上一條不被世界稱許、卻得著永恆的道路嗎?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在平凡中遇見神——讀《勞倫斯屬靈格言》的靈命反思

曠野活泉|《Killing Jesus》(2015):人性的救主與歷史的十字路口

信仰影視|《戰爭房間》觀後省思:關於禱告與屬靈爭戰的省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