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經筆記|《路加福音》第十五章
在《路加福音》第十五章中,耶穌以三個比喻──失羊、失錢與浪子──回應法利賽人對祂接納罪人的質疑。這三個比喻不僅顯明神尋找失喪者的心,也揭示祂對悔改者極大的喜悅。整章的信息強調:神樂意拯救,且主動尋找每一個迷失的人,呼召人悔改歸回。
一、失羊的比喻:牧人的尋找(路15:1–7)
耶穌說:「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,失去一隻,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,去找那失去的羊,直到找着呢?」(15:4)
這比喻突顯神主動尋找失喪者的心意。牧人不滿足於九十九隻未失的羊,而是願意為了一隻迷失的羊而費力尋找。這不是出於義務,而是出於愛。羊無力自救,唯有牧人去尋。
耶穌指出:「我告訴你們,一個罪人悔改,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,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。」(15:7)在神的眼中,每一個悔改的靈魂都極其寶貴。
屬靈反思:我們是否看見人的寶貴如同神所看?是否願意放下自己的舒適,主動尋找那屬靈上迷失的人?
二、失錢的比喻:婦人的細尋(路15:8–10)
婦人丟失一塊銀錢,點上燈、打掃屋子,細細尋找直到找着(15:8)。銀錢雖小,卻具價值;丟失時無聲無息,尋找時需費心耐性。
這比喻強調:即便一個看似不起眼的靈魂,在神眼中也值得精心尋回。婦人找着後,邀請鄰舍一同歡喜;正如天使在神面前,也為一個罪人悔改而喜樂(15:10)。
屬靈反思:我們對那些靈命軟弱、遠離主的人,是否仍存耐心尋找的心?是否願意付出時間與精力,只為挽回一人?
三、浪子的比喻:父的等待與歡迎(路15:11–32)
這是本章最長的比喻,描述一位小兒子遠走他鄉揮霍資產,終於悔改歸家,父親奔跑迎接、袒護羞辱、設宴歡慶。比喻中的父親,象徵天父那無條件接納與赦免的愛。
小兒子說:「父親,我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你……」(15:21)這是悔改的真實表現,而父親的回應不是責備,而是擁抱與恢復身分(15:22–24)。
但比喻也提到大兒子的不滿。他代表那些自以為義、不能領會神恩典的人。父親說:「你常和我同在,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。」(15:31)提醒我們:敬虔的外表若缺乏憐憫之心,也難以明白父神的心腸。
屬靈反思:我們是否像浪子,願意在失敗中轉回?或像大兒子,外表忠心卻心中自義?我們是否領會神那尋回與赦免的心?
歸納與應用:神喜悅人悔改,信徒當效法祂的心腸。本章三個比喻,層層展開神對罪人的愛:牧人尋羊:強調主動尋找。婦人尋錢:顯示細心與耐性。父親迎子:彰顯憐憫與接納。
這些都反映天父的心──祂不願一人沉淪,乃願人人悔改(參彼後3:9)。
作為神的兒女,我們當思想:
-是否仍冷漠旁觀靈魂的失落?
-是否懷有天父那樣尋找、赦免、歡喜的心腸?
-是否在教會中營造出一個真正歡迎悔改者的屬靈氛圍?
甚願我們都像主一樣,不輕看一人,也不放棄一人,而是竭力尋回、誠心接納,與天上一同為悔改的人歡喜快樂。
留言
張貼留言